11 十二月
愛上了藍薄的Blancpain Villeret Ultraplate
- 作者
nivag
即使綠色表在這兩年是如何流行,藍色表在市場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喜歡它的表迷仍然多,推出藍色新表的品牌也從來沒少。在製作超薄表方面一向很有成績的Blancpain,最近便為旗下典雅的Villeret系列推出採用藍色表盤的鉑金Ultraplate超薄表款,且只給品牌專門店獨家發售,全球限量88枚,繼續引誘一眾愛藍之人。新表的40mm表殼以名貴的鉑金製造,圓形表殼配上微彎表耳,線條簡單歷練,無論從正面或側面,都可欣賞到自1980年代以來均一直採用的傳統雙層表圈。在只有7.4mm厚的表殼上,是全新帶有耀眼放射紋理的深藍色表盤,表圈外圍鑲有立體白金羅馬數字時刻,配合鼠尾草形時分針,藍白相襯顯得特別優雅時尚,再配上同樣為深藍色的鱷魚皮帶,簡約不失華麗、低調的奢華就是如此。腕表搭載品牌自製11A4B手上鍊機芯,改良自經典的1150超薄機芯,擁有兩個串聯的發條鼓,即使機芯只有2.8mm厚,共有131個部件組成,依能提供長達100小時動力儲備,且在表底設有動力儲備顯示,佩戴時只要預先看一看便知是否需要上鍊,實用而又不會破壞表盤的簡約美。表殼︰鉑金(厚7.39mm) 直徑︰40mm 機芯︰11A4B手上鍊(厚2.8mm) 功能︰時、分、表底100小時動力儲備顯示 表帶︰鱷魚皮帶 防水︰30米 限量︰88枚(專門店獨家發售) 約售︰$224,500
10 十二月
創新日出日落活動裝置 F.P. Journe史上首枚天文表
- 作者
ringo
F.P. Journe史上首枚天文表的誕生故事,要由破了3倍拍賣估價的Only Watch說起。 Text & Photo:RingoOnly Watch下凡作 為了支持Only Watch,兩年前F.P. Journe大師已特意打造了他第一枚單按鈕追針計時表Monospusher Split-Seconds Chronograph,最終以底價3倍的115萬瑞郎交成。隨後大師以此表作基礎,推出了更現代化的恒常版Chronographe Monopussoir Rattrapante,功能沒減且還增多了大日曆功能,讓大家也能享受成果。 歷史在重演,在今年Only Watch的競技場裡,大師再次出手,創造了他的首枚天文腕表Astronomic Blue!內含700多塊零件仍保持fit極身形,44mm鉭金屬表殼配深藍色表盤,前前後後都充滿天文功能及氛圍。大家有點保守的估價是300,000-600,000瑞郎,結果大槌一擊,拍賣的成績是1,800,000瑞郎(約HK$14,040,000),又是估價3倍之多,成為F.P. Journe拍賣史上最昂貴的腕表,這成績在今年Only Watch拍賣亦僅次於今年打破世界腕表價錢紀錄的Patek Philippe表皇Grandmaster Chime Ref. 6300A-010。 對於這個成績,F.P. Journe大師表示──「不太滿意」。 金額毋疑是天文數字,但大師有感當天的拍賣官叫價太快、下槌太快,沒足夠時間讓有心人把價錢叫得更高,他在在認識有朋友想用更高價錢競投的……有關詳情,可以留意日後《Chronomen》雜誌的訪問報道,今天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枚天文腕表的延伸。由15年前一幅塗鴉開始 大師早前來了香港,並把這枚天文表由僅此一枚的拍賣版,製成量產版帶來給大家欣賞,表殼由鉭金屬改為不鏽鋼,表盤也由深藍改為灰色;論搶眼程度,當然是拍賣版高了一點。 沒有了Blue,腕表的名字也改為Astronomic Souveraine,但它仍然是一枚擁有18項功能的超複雜腕表。功能雖複雜,但腕表的設計初心卻相當單純,話說大約15年前,一名小孩Charles隨手畫了一些塗鴉,畫完便掉到廢紙箱,他爸爸無意中翻開這草圖,發現一個小小框框內有一個太陽由一端走到另一端,咦!這用來作「日出日落」顯示不是很創新很有趣嗎?沒錯,這名小孩正正就是大師的兒子,這塗鴉草圖亦成了這枚天文腕表的設計草創圖。活動式日出日落裝置 大家看看腕表的12:00位置,那是一個扇形視窗,裡面有個代表太陽的黃色圓點由左慢慢溜到右邊,代表每天的日出及日落時間;不同季節不同日子的日出日落有異,所以視窗兩端的活動裝置會因應調節,向左或向左伸縮。你會問,世界不同地區的日出日落時間都不同,那能一概而論?沒錯,所以凡購買這腕表的顧客,都要先告訴品牌你所居住的城市,讓製表師根據所在地先調校好起始設定。 Astronomic Souveraine採用規範式(regulator)顯示時間,中央是長長的金色分針,同樣設定為金色的時針設在3:00小盤,而秒鐘則採用轉盤式,設於9:00小盤的右下方。3:00小盤同時設有藍色小時針,負責指示第二時區,而在它左下方的小盤,則是參考自NASA照片而設定的月相顯示。9:00小盤顯示恆星時間的時與分,而6:00位置的小指針則指示著由兩個發條鼓儲存的42小時能量。18K玫瑰金表底風光 表盤夠精采,翻轉到表底同樣叫人目不暇給。 稱得上天文時計自然會有時間等式時間(equation of time),究竟每天在正負15秒那個數值,表底的一根中央藍色指針會告訴大家。另一支短短的藍針,則會每年遊走一圈,在黃道十二宮日曆圈指示annual calendar的日期訊息。最後要介紹的是1分鐘陀飛輪,沒有炫耀式放在當眼的表盤位置,反而低調地坐落表背的4:00位置,避免了日光的紫外線侵蝕,是保護陀飛輪的傳統放置方法。 大師用了6年時間研發的這個18K玫瑰金天文機芯,總共耗用了758件零件,最難得的是在44mm的表殼直徑下,仍能保持較纖薄的13.8mm身軀……戴上這枚只有約20立方厘米的腕表,你便擁有整個地球的天文資訊。表殼:不鏽鋼 直徑:44mm 機芯: 1619手上鍊 功能:陀飛輪、三問報時、時間等式、恆星時間、日出及日落、第二時區及年曆 動力儲備:42小時 約售: 885,000瑞郎
09 十二月
Omega 懷舊占士邦
- 作者
steve ong
新一輯占士邦電影《No Time To Die》2020年4月才上映,與James Bond關係密切的腕表已陸續出場。戲外為007致敬的特別版早在9月底曝光,由Seamaster Diver 300M改造而成,用塗上白色琺瑯刻度的黑陶瓷表圈,配槍管螺旋圖案的黑陶瓷表盤,非常占士邦。至於戲內James Bond將會戴的,現在也揭盅了,是一枚懷舊設計。今次陪伴占士邦出生入死的兄弟同樣來自Seamaster Diver 300M,是從未出過的新設計,軍表味濃厚,是主角Daniel Craig和電影製作隊伍有份給意見。考慮到007是軍人出身,又經常要上山下海飛車搏鬥,Seamaster的表殼用輕身而又堅硬的鈦金屬製造。Daniel Craig又希望腕表能夠帶點復古味,所以表帶是網紋織成的鈦金屬鏈帶,配有一個可隨意調校的表帶扣。整枚表懷古味十足,那條網紋鏈帶當然應記一功,腕表的用色也功不可抹。那個鋁質表圈用啡色上陣,刻度上的夜光塗層是古舊效果相當明顯的淺啡黃色,指針和刻度的金屬則經過黑化處理。此表可以說是歷年007佩戴過最復古的一枚Omega。別忘記留意表底,上面䥴刻著真正按軍表數字格式排列的數字:「0552」是英國皇家海軍編號,「923 7697」則代表潛水表;英文字母「A」代表置有螺旋表冠的腕表編號,「007」當然就是占士邦的經典特務代號,最後「62」代表第一套鐵金剛電影上映年份。腕表搭載歐米茄8806 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自動機芯,可抵禦15,000 gauss的磁場。它不是限量設計,但明年2月才正式發售,絕對趕得切戴住它欣賞有可能是最後一套由Daniel Craig主演的007。表殼:鈦金屬 直徑:42mm 機芯:8806 自動 功能:時、分、秒、單向旋轉表圈 動力儲備:55小時 防水:300米 售價:$75,300(鏈帶)、66,400(NATO帶)
06 十二月
Greubel Forsey人造好表
- 作者
douglas sung
數年前,Robert Greubel、Stephen Forsey和Philippe Dufour三位大師抱著薪火相傳的任重道遠理念,傾囊相授新晉表匠Michel Boulanger,一手一腳、從頭到尾製作Naissance d’une Montre計劃的時分秒顯示腕表,第一枚Montre Ecole結果在香港佳士得拍賣以146萬美元交易,說明了一件事:手工無價,特別是瀕臨失傳的人手製表工藝。計劃的延續篇,是限量11枚的Hand Made 1,相比Montre Ecole更為複雜,除時分和小秒顯示,還裝載了陀飛輪,單憑個人力量,不是沒可能的,但可能要等上30年⋯⋯這次Hand Made 1由一個團隊合力炮製,有Greubel Forsey入室弟子,也有外援精英,你造齒輪,我造表殼,縱使如此,還是耗費了6,000個工時才能完成,過程歷時3年。甚麼腕表需要大夥兒磨礪3年?因為Hand Made 1表如其名,百分之九十五由人手製作,僅有例外的百分之五,包括藍寶石水晶表鏡、表殼墊片、彈簧條、寶石軸承和主發條。大家可能不太明白6,000個製表工時是甚麼概念,看看其他大師的手工製品便可知端倪,George Daniels大約花上2,500至3,000小時手造腕表,Philippe Dufour的自鳴懷袋則大概需時1,000小時,由此可見,Hand Made 1是如何不惜工本,達至傳承製表工藝的夢想。 先旨聲明,人手製作不是說只用雙手,難道拿著一把刀,便可削出一個表殼?95%純手工製作,是指用人手,或以人手操作車床製造腕表部件。到底人手製作和現代機械成品所消耗的時間相差多遠?Hand Made 1機芯有272個零件,表殼有36個部件,但人工出品不可能完美,品牌足足做了800多個部件,才能完成符合標準的數量。小至一顆螺絲,便要以人手操作車床達8小時製成,一個陀飛輪框架多花35倍時間,齒輪更要花費600倍時間完成。 白金表殼的直徑為43.5mm,厚度為13.5mm,表盤6:00位置刻上「Hand Made」而非常見的「Swiss Made」,優越感的確不同凡享。由於製作需時,暫時品牌預計每年只能生產兩至三枚,定價645萬。 表殼:白金 直徑:43.5mm 機芯:手上鍊 功能:時、分、小秒、陀飛輪 限量:11枚 約售:$6,450,000
06 十二月
MB&F全新LM Thunderdome 三項世界首創
- 作者
alice
MB&F全新的Legacy Machine Thunderdome腕表集合了三家之力,一同創造出三項世界首次,從機芯、機芯部局,到表盤製作,都包含著各位大師的心血。 三項首創的第一項便是這枚新表,是首次集合了Eric Coudray及Kari Voutilainen一同合作,一個是以跳脫傳統、令人大開眼界的複雜機制聞名;另一位是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以及傳統工藝派大師。很明顯,腕表上那如海洋般湛藍的機刻雕花絕對出自Kari之手,而中央一顆由齒輪、小齒輪和框架組成的旋轉球體則是Eric的大作。MB&F 創辦人 Maximilian Büsser 表示:「這枚腕表有許多地方令我非常滿意,其中一個就是可以邀請到兩位我非常欣賞的業界大師,才華出眾的兩人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個性,而且過去從來沒有機會合作。」二項創舉,便是Eric Coudray所創造的三軸陀飛輪,這是一個全新的「TriAx」專利機制,三軸旋轉擒縱裝置採極簡設計,有別於一般(而且繁瑣)系統將每個旋轉軸都連接一個框架,此全新機制跳脫常規,改用三軸、雙框架的配置,可以更加清楚看見 Thunderdome旋轉躍動的小心臟。高速旋轉需要大量動力,最內層結構每旋轉一圈需要 8 秒,中層框架則是每 12 秒旋轉一圈,最外層則是每 20 秒完成一次旋轉。 要達至這個快速轉動的動力,品牌將控制發條鼓輸出速率改由Potter擒縱器控制,Potter擒縱輪還有一個優點是為平衡擺輪和游絲提供更多空間,因而能細細品味第三項創新研發:LM Thunderdome 的平衡擺輪採半球形結構設計,完整包覆筒狀游絲,形成獨樹一格的調速機制,不管是現代或古典製表皆前所未有。機芯發明在於Eric,但對於腕表的美學角度,則是Kari的功勞,兩位製表師經過無數次討論,才確定圓滑的橋板加上手工打磨的銳利傾斜內角與鏡面曲線,用傳統典雅來配襯新式機芯。這也是Kari Voutilainen 首次在 MB&F 作品中,將獨門表面處理技巧運用在大捲車(ratchet wheels)上。該技巧在圓紋表面加入蜿蜒微光,以 S 形波紋捕捉光線。Voutilainen 的工作室將此絕活視為高度機密,必須擁有多年經驗和特殊工具輔助才能操作。腕表備有兩個限量款式,一是只有33枚的鉑金版,配以淡藍色guilloche雕花表盤;另一個是為了慶祝亞太區零售集團The Hour Glass 40 周年紀念,而推出限量10枚的鉭金屬款,其中5枚搭配深藍色guilloche雕花表盤,另外5枚為砂金石鑲嵌表盤。表殼:鉑金 / 鉭金屬 表盤:guilloche雕花 / 砂金石 直徑:44mm 機芯:由Eric Coudray與Kari Voutilainen為MB&F研發設計手上鍊 功能:時、分、三軸陀飛輪 防水:30米 限量:33枚 / 10枚 約售:$2,290,000(鉑金)
28 十一月
Armin Strom最強平衡力
- 作者
douglas sung
Armin Strom推出System 78系列第一枚作品,名字和功能不一樣了,但還是很Armin Strom的:Armin Strom擅長造鏤通表,新表亦有露上大半的open dial;Armin Strom喜歡造共鳴表強化走時精準,新表殊途同歸,在發條鼓加入離合裝置輸出穩定扭力。唯一很不Armin Strom的是價格,大眾歡喜價只需13.3萬,門檻再不是高不可攀。2019年對Armin Strom來說別具意義,他們第一台自家機芯就是在10年前出現。那為甚麼新系列不是叫System 09?原來「78」的意義更大,兩位掌舵人Serge Michel和Claude Greisler均於1978年出生,要不是他們,我們也不一定看到近年活躍的Armin Strom。System 78是品牌的入門系列,Gravity Equal Force就是首枚習作,不鏽鋼表殼直徑只有41mm,有別於其他系列如42mm的Pure Resonance。而座落6:00位置的品牌標誌性蓋口,則變成精緻的縮小版。Equal Force和constance force是異曲同工的,都是臻於動力傳輸的穩定,Claude Greisler打了一個很好的比喻:泡浴缸浴,開首會偏熱或冷,我們會相應加入熱水或冷水調整至最舒適溫度享受,最後熱水冷卻,漸漸失去泡浴的樂趣。平衡的動力傳輸,就是只取中間最舒適穩定的部分,Armin Strom在發條鼓上加裝了一個離合系統,上面的一個槽輪,限制了發條鼓只能旋轉9圈(本身上限是12.5圈),意味著佔發條潛在扭力曲度的72%,亦即是動力最平坦最均衡的部分,而且品牌也研發了和傳統發條鼓相反的機制,上鍊時會把發條鼓外殼鎖定,透過發條軸旋轉驅動,減低了摩擦強度,旋轉起來也更精準。品牌再借鏡古董表的設計,採用偏心式時分盤和open dial模式,右邊的幾何搭橋,支撐著微型上鍊擺陀和發條鼓,後者表面更有精緻的72小時動力儲備顯示。腕表的定價約13萬,相比50萬的Pure Resonace,有意入場的Armin Strom迷自然喜上眉梢。表殼:不鏽鋼 尺寸:41mm 機芯:ASB19自動 功能:時、分、秒、3天動力儲備 表帶:鱷魚皮帶 防水:30米 年份:2019 約售:$133,000
28 十一月
28萬買精工1969 Quartz Astron 50周年版
- 作者
nivag
沒有看錯,標題確是寫著「28萬買精工」,花這個價錢買的當然不是小兒科,是精工最新為慶祝世界首款石英表Quartz Astron在50年前的12月25日誕生,推出全球限量50枚的The 1969 Quartz Astron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SBXD002。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由原本的農業社會轉型以工業為主,繼後因全球自由貿易的解放,再衍生金融革命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所以工業革命促使了社會的進步。至於鐘表業界,在七十年代也曾出現過一次革命,就是石英表的出現。石英表比機械表便宜和精準,不用上鍊甚為方便,因而在七十年代大受歡迎。不過,也因此令傳統機械表的銷量跌至谷底,重創瑞士的傳統製表業。至於機械表市場如何復甦,這是另一個長篇故事,而研發出石英技術的,便是來自日本的精工,在1969年推出花了10年時間研發的全球首枚石英表Quartz Astron,每月誤差只有+/-5秒,即每年誤差只有+/-1分鐘,精準度之高,在當年超越機械表百倍之外,更驚人的是,精工居然在推出此表後不久,便將大部份專利技術開放,慷慨的結果令石英表在全球迅速普及,精工也因此聲名大噪。至於當年推出的Quartz Astron,表殼以黃金製造,大三針格局,配襯鱷魚皮帶,簡約而高貴,售價更高達45萬日元,比當年豐田首代Corolla E10賣價43萬日元還要貴。瘋狂嗎?未算,更瘋狂的是,首100枚只花不到1星期便賣光了,足是Quartz Astron產量的一半。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精工推出The 1969 Quartz Astron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SBXD002來慶祝Quartz Astron誕生50周年,腕表的設計靈感理所當然來自初代Quartz Astron,同樣採用圓弧修邊的方枕形黃金表殼,配上纖幼表圈,表盤帶有垂直拉絲飾紋,及採用與初代差不多款式的幼長黑線指針和多面切割的長形黑線時刻。不過,SBXD002的表冠並非初代的內嵌式設計,黃金表殼上也非簡單的拉絲直紋,而是經人手精心雕琢如雪花的細紋裝飾,比初代更華麗奪目。另外,SBXD002搭載品牌最新研發的全球最薄3X22 GPS太陽能機芯,40.9mm直徑表殼僅厚12.8mm,比同類型GPS腕表纖薄得多,也散發出如初代的纖薄感。至於功能方面,SBXD002當然比初代強勁得多,以太陽能充電,內置GPS使腕表可隨時隨地因應位置所在自動調校時區和時間,保持永遠精準,並支援萬年曆至2100年。就算不使用GPS對時,機芯本身的精準度也達每月誤差+/-15秒,即是每兩日才有1秒誤差,依然精準得驚人。黃金表殼、人手雕刻、品牌最先進的超薄GPS太陽能機芯、限量50枚,單是這幾項已值回票價,更何況28萬元買到的,還括了精工50年前在業界起革命的歷史意義?表殼:黃金 尺寸:40.9mm 機芯:3X22 GPS太陽能 功能:時、分、秒、日期、GPS對時 表帶:鱷魚皮帶 防水:100米 限量:50枚 售價:$280,000
25 十一月
每分每秒對抗地心吸力的Rudis Sylva
- 作者
ringo
這個稱為Harmonious Oscillator的和諧振蕩器,是Rudis Sylva品牌的第三代作品。 和諧振蕩器的最大作用是抵抗地心吸力,那麼你會問:它跟陀飛輪及卡羅素,有甚麼分別?哪個裝置會更好更準? 假如有一枚電波對時腕表,你說它每天跟電波對一次時準?還是每1分鐘對一次時準?還是好像手機般,不停跟電訊商對時最準? 和諧振蕩器所標榜的,就是「無時無刻」都在抵抗地心吸力,跟通常是1分鐘才校正一回的陀飛輪或卡羅素,設計上是優勢的⋯⋯擁有這個無時無刻抵抗地心吸力的Harmonious Oscillator,是Rudis Sylva RS 12腕表。構造上,和諧振蕩器主要有兩個鋸齒型的平衡擺輪,它們彼此連接著,由兩條游絲呈對稱性及能量相反而控制著,因而產生共振效果;理論上無論是水平或是垂直或任何位置,由兩個擺輪組成的共振系統都可以透過擺輪游絲作出的不平均的調節更正,達致即時消弭地心吸力對機芯的影響。 無論是和諧振蕩器或陀飛輪或卡羅素,它們都被安裝在一個可旋轉的框架上,在構造上,陀飛輪內的平衡擺輪擺軸與陀飛輪框架軸設同一條直線上、卡羅素的擺軸則是偏心的,這兩種結構都要待一分鐘(假設一般框架都每分鐘轉一圈)才能彌補垂直位置時地心吸力對裝置的影響,而和諧振蕩器則沒有這個問題。除了在表盤的下半部分可欣賞它如何「和諧」地旋轉,也可看看鏤空了表盤下看到的主夾板,它以人手雕刻成的金字塔飾紋相當精細,由中央到邊緣層層擴散,每一展都包含了60個小小金字塔。雖然腕表很勤力地對抗著地心吸力,但由雙發條鼓同心協力下,震頻每小時達21,600次的機芯仍能保持長達70小時長動力。翻轉44mm 18K玫瑰金表殼看到的,還可欣賞到精心鐫刻的日晷裝飾。(約$2,125,000) 表殼:18K玫瑰水 直徑:44mm 機芯:手動 功能:時、分、秒、雙擺輪 動力儲備:70小時
07 十一月
全城注目 5,500萬估價Patek Philippe 2523
- 作者
douglas sung
近代百達翡麗的世界時間腕表,素來擁有一班穩定的捧場客,無論是Ref. 5131到後來的Ref. 5231,未必如Nautilus般等到天荒地老,但少不免輪候上好一陣子。它的優點在哪?一來,它有出色的顯示機制,一個表盤,輕易看清不同時區;二來,表盤中央常備琺瑯彩繪地圖,可以說,是集半rare handcrafts和半complication於一身的款式。這次的全城破記錄直擊主角,震撼性可能比方力申環島游更高。Ref. 2523問世於1953年,佳士得的專家是這樣形容:那是一個設計、工藝、技術的黃金時代。腕表引入了Louis Cottier於三十年代創作的世界時間顯示機制,利用一個城市環,加上一個日夜圈,歸納出40個不同城市的時間。現代Worldtimer大多濃縮成24個時區,那個時候是有殺錯沒放過,包含很多冷門地方,毛里裘斯(Mauritius)大家可能還熟悉一點,葡萄牙的馬德拉自治區(Madeira)等等就相對陌生了。Ref. 2523是它的上一代、誕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的Ref. 1415改良版,轉用雙表冠格局,城市環亦從表圈移師內圈,最重要的還有表盤中央的裝飾舞台,有的是guilloche,有的是琺瑯彩繪地圖,也有像此拍品的半透明藍色琺瑯表盤。據考,已知的粉紅金Ref. 2523只有7枚,其中兩枚搭配藍色琺瑯(過去30年出現的Ref. 2523之中共有4枚藍色琺瑯款式),而且唯獨這枚表盤同時擁有Patek Philippe和米蘭分銷商Gobbi的名字,暫時找不同相同款式了。2017年,香港Phillips上拍了一枚guilloche Ref. 2523,成交價港幣2,230萬(約280萬瑞郎,刷新了該型號拍賣記錄,但這記錄能不能坐穩還是未知之數,此拍品上一次於2010年現身日內瓦佳士得,交易金額高達268萬瑞郎,闊別近十載,市場上也再沒隱世同款腕表出土,價值當然只會有增無減,大家最好坐定定欣賞這場秋拍好戲了。
06 十一月
Zenith El Primero 50周年 新世代
- 作者
alice
今年是自動計時機芯誕生五十周年,亦是 Zenith最為著名的高振頻El Primero機芯問世五十周年,為了迎接這特別時刻,品牌在復刻原有作品的同時,更創製出具備更大模組空間,可為將來加入新功能作準備的全新El Primero 3600機芯。但新機芯同樣具有1/10秒計時、36,000次振頻的原有特色,品牌為此僅造了兩款各限量250枚的Chronomaster 2腕表。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品牌將會把新機芯逐漸引入系列其他款式並配備不同功能。對品牌而言El Primero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品牌的工程師在改良這枚世界上最精確自動計時機芯的設計時,本著忠於原作結構及可靠性能而成的現代化版本。El Primero 3600機芯經改良後擁有更大的模組容量,在維持原有機芯特質的同時,採用最新技術設計而成。全新機芯同樣以每小時36,000振次的高頻率運作,測量精確度達到十分之一秒。腕表的製作過程有嚴格規定,採用最優化的工業生產、裝配及調校程序,並添加一個秒針停走裝置,再將動力儲存提高至60小時。 新舊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新機芯是採用最新技術及性能演算法研發而成。其中最顯著的改動包括:一個分成100個刻度的十分之一秒顯示窗、添加一個擺輪停擺裝置、顛倒表冠順序、調整齒輪及小齒輪、放大導柱輪及改為居中設計,以及最顯著的改動——經改良的橫向離合器現設有兩個中間輪。 為了隆重呈獻新一代El Primero的面貌,品牌選擇具有象徵意義的Chronomaster當代系列,Chronomaster 2配備新機芯,採用淺色鈦金屬表殼,黑色或藍色陶瓷刻度表圈,設有實心刻度的鏤空表盤及星形擺陀。腕表採用三種獨特顏色:淺灰色、藍色及煙灰色,顯示器能直接讀取十分之一秒,份外醒目。紅色計時指針在十秒鐘內掃過整個表盤,在凸緣及錶圈上的100個刻度上,每一次跳躍均代表十分之一秒。 表殼:鈦金屬(陶瓷表圈) 直徑:42mm 機芯:El Primero 3600自動 功能:時、分、小秒、1/10秒計時、日期 動力儲備:60小時 防水:100米 限量:250枚 約售:$77,600
06 十一月
網上限定 史上首枚42mm綠面Submersible
- 作者
douglas sung
Panerai又有新作!是的,這個「又」字應該用10次方才對,可能為了送別SIHH,表展過後,我們至少看到十多枚新表,來自銅殼、銀面鏈帶、Radiomir綠面、Lunimor Due等等,要是廠房有勤工獎,設計師可以拿完又拿再拿⋯新品為Submersible再添一員大將,年初狂風掃落葉12枚新表慶賀Submersible自立問戶,之後有Luna Rossa首發聯乘作,又有新一代啡圈銅表,看得出Panerai對Submersible寵愛有嘉,小心Luminor和Radiomir打爛醋瓶呀⋯⋯全新PAM1055用上典型的Panerai green表面,即military green色澤,沒有漸變,亦沒有放射紋。雖然是Panerai常見的軍綠,但從圖片觀察,PAM1055的綠比較啞灰一點,不如Radiomir PAM995那麼綠油油。最特別的是,PAM1055份屬Submersible歷來第一枚綠面42mm型號,過往只有兩枚Submersible銅表搭配軍綠表盤,不過尺寸都是47mm,今年才正式入籍精緻的42mm型號。腕表採用不鏽鋼表殼和表圈,只得銀和綠的組合,時標夜光也是白色的Superluminova,色調比較樸素。綠色膠帶在Panerai家族中比較新鮮,表展亮相的體驗限量版PAM961,就曾配搭相同的軍綠色表帶。喜歡腕表的要注意了,PAM1055是電子商務特別版,只限在Panerai官網訂購,專門店也沒有的;香港的朋友更加要留意,官網訂購只能寄送北美、歐洲、中國及日本,訂購前需要考慮收貨的位置。腕表限量500枚,定價約8,500歐元。
04 十一月
香港代理特別版:綠翡翠Grand Seiko
- 作者
ringo
沒有通城,精工表在香港肯定沒有這麼成功、沒有這麼家傳戶曉。 通城鐘錶是日本精工表的香港代理,合作關係超過半世紀,由當年的石英表、Seiko 5機械表,再到Presage、Prospex、Astron、Premier、女裝Lukia,甚至近年代表King of watch的Grand Seiko,都是經過通城一一引入到香港跟表迷見面及購買。精工近半年紀的成功,通城見證著一切一切。今天經過通城的努力,跟日本總部進行不斷磋商,達成了史上首個合作項目--一款只由通城獨家代理的特別版Grand Seiko。但它稱不上香港特別版,因為通城同時代理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及澳門市場,所以只限量150枚的腕表,將會由各個地區市場爭崩頭⋯⋯Grand Seiko SBGW255千挑萬選了綠色作主調,品牌稱之為綠翡翠,因為綠翡翠乃翡翠中最高級別,而綠色也令人聯想到大自然及生命起源,更有豐收之意。回想起來,Grand Seiko在2014年的Hi-beat 36,000 GMT SBGJ005首先採用綠色表盤,旋即被搶購一空,再到2017年encore推出SBGJ227,也得到坊間很好的反應。這枚SBGW255的綠,是細緻的,在綠色表盤飾以雕刻放射紋,在光線折射下會看到它的瑰麗光芒;表盤其他設計亦盡見心思,小時時刻採用立體棒形、時分指針是太子妃式,點綴的金色落在秒針、GS logo,以及超低調的表圈內環裡。腕表沒有碩大身軀,散發優雅氣度的它只有37.3mm尺寸,表殼以精鋼打造,透明表背內藏9S64手動機芯,每天誤差只有正5至負3秒,動力儲存72小時,具生活防水30米功能。最後,腕表配搭了綠色鱷魚皮帶,是tune on tune設計,依表耳設計看來,未必能改配金屬鋼帶。售價方面有點叫人意外,美得出神的綠色表盤綠、Grand Seiko 9S機芯、又是限量版、又對香港意義重大,最後定價只是$32,800。問過通城人員,他們說就是想製造一下話題,大家搶購一下,氣氛熱鬧點不是更好嗎?表殼:精鋼 直徑:37.3mm 機芯:9S64手動 功能:時、分、秒 動力儲備:72小時 限量:150枚 定價:$32,800
Highlight Watch
好表推介
Patek Philippe
Sky Moon Tourbillon
Ref. 6002G
Articles
精選文章
Feature Report
專題報導


芯度專題
2019年「揀搜好表」
$1萬以下抵買大結集!
大家都會認為一枚質素好、牌子響、功能強、賣相靚的機械腕表,價格不會便宜到那裡去。3萬是入門、5萬好一點點、10萬可買殿堂品牌入門表、20萬以上稱得上鐘表擁躉、100萬以上是富豪級了⋯⋯那麼,1萬元呢?1萬元能否買到又靚又抵的瑞士或日本名牌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