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四月
CITIZEN 深潛計中計
-
作者
douglas sung
這是一項三重「計」劃,它是一枚潛水時計,配備計時功能,同時更可顯示深度計。
說的是CITIZEN PROMASTER光動能Aqualand 200米專業潛水腕表,品牌的深潛大計早於1985年萌芽,誕下全球首枚配備電子深度計的Aqualand型號,1989年重新命名為Promaster Aqualand,名字突顯專業潛水表形象。腕表型號BJ2167-03E,定價為港幣$7,380。
全新三款腕表BJ2167-03E、BJ2169-08E及BJ2168-01E,全部通過ISO6425潛水表標準,防水200米,其紅色、藍色或綠色單向旋轉表圈,以及螺旋式表冠和按鈕,印證了專業實用的潛水表身份。
腕表採用50.4mm不鏽鋼表殼,而BJ2167-03E及BJ2168-01E表圈再經Duratect DLC硬化技術處理,維氏硬度高達1,000至1,400Hv,耐磨性極高。內置光動能機芯,自行吸收光源轉化成電能,持久耐用。腕表型號BJ2168-01E,定價為港幣$7,380。腕表型號BJ2169-08E,定價為港幣$7,380。表盤6:00位置的小秒盤,設計猶如潛水艇的聲納探測儀。而表盤12:00位置則最富專業潛水表的精髓,腕表搭載水深傳感器,下水後,即自動切換潛水模式,可見深度計指針指向潛水模式(DV),因應潛水期間最重要的階段,內表圈刻度開首的15分鐘,以3米為區隔,逐級跳至深度計最高顯示的50米。
另外腕表亦備有能量儲存,並附設兩條不同表帶,其一為可靈活調校長度的伸延式表帶,方便穿上潛水衣使用,其二則為常規表帶,日常佩戴或深潛使用皆可。
https://www.citizen.com.hk/
地址:旺角彌敦道 610號荷李活商業中心地下G22號舖
電話:(852) 2997 5305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16號金輝大廈地下C號舖
電話:(852) 2194 0060
08
三月
貴1萬元, Omega新登月表值得買嗎?
-
作者
ringo
傳聞已久Speedmaster的1861機芯將要退役,近來終於得到品牌證實,未來Master Chronometer Cal. 3861手上鍊機芯將會是新標準,新登場的是Speedmaster Moonwatch Professional 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 Chronograph 42mm。定價上,它會比現役的1861機芯提價約1萬港元。未談論它是否物有所值時,先跟大家細看一下新表的進化由來:Speedmaster大躍進
Moonwatch登月表向來是Omega的賣座保證,事實上由2017年Speedmaster誕生60周年及兩年前人類登月50周年開始,品牌便不斷向moonwatch打主意,推出一枚又一枚的特別版、限量版,一新眾表迷的耳目。例如2017年很原汁原味的Omega Speedmaster 6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38.6mm、2019年為慶祝人類登月50年推出的Omega Speedmaster Apollo 11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貴金屬和不鏽鋼版、去年初差不多這段時間失驚無神把經典的321機芯放在鋼殼Speedmaster裡,到了年中,Speedmaster "Silver Snoopy Award" 50th Anniversary第三代Snoopy腕表以automaton形式給表迷帶來無窮驚喜,瞬間成為搶購及炒賣對象。當中2019年的貴金屬限量版,已經率先採用Master Chronometer Cal. 3861機芯,今次下放到鋼殼,對Omega將旗下所有腕表都獲得METAS認證的目標,又邁進一步了。防磁大改善新機芯
半世紀以來,Speedmaster的機芯沒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由初創1957年的Cal. 321,到1968年已搭建基於Lemania機芯的Cal. 861,再到1996年換上Cal. 1861,第二及三代的服役時間長達卅年及廿年。最新換上的Cal. 3861,乃Master Chronometer認證的防磁機芯,最明顯的改變是抗磁能力高達15,000高斯,程度媲美醫學中照射MRI掃描,對日常生活中都市人容易受手機、手袋扣及音響喇叭磁場影響的程度減至最低。要取得Master Chronometer認證,除了要符合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的每天-4/+6秒誤差,還要通過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所(METAS)認可的8項嚴謹測試,每天誤差不多於0/+5秒。效能上,比起現役的1861機芯,新機芯多了停秒功能,動力儲存也提升至50小時。新舊大不同
現役的moonwatch採用的是第七代表殼,而新表則承接第四代的ST 105.012,因為此款式曾於1969年真正被太空人戴過上月球,可說最原汁原味更富象徵性。想要更原汁原味,可以選擇膠鏡,但如想堅硬一點的則可選水晶鏡面,要留意的膠鏡版配以原裝形態的密封底蓋,水晶鏡表則採用透明底蓋互,愛傳統愛新穎,大家各取所需。
比較明顯的改變,是鏈帶採用了每排五節的拱形表節設計,而經緞面打磨表扣特別飾有光面的品牌標誌;另外因為機芯的擺頻不同了,表盤上的分鐘軌道亦由五格變為三格。至於經典得不能改動的細緻,包括:不對稱表殼配上短而闊的按扭、跟隨著梯台式邊緣表面而變化的拱穹頂形指針、雙斜邊表蓋、著名「Dot over Ninety」(DON)刻度,還有經電導的鋁質表圈上,與「70刻度」斜對角的圓點。(要看清楚點新舊版本的分別,可參看: http://bit.ly/38jYB14)
新表陣容龐大,共有8個model,分別有4款不鏽鋼版本、兩款Sedna金殼,以及兩款相當於強化版白金的Canopus Gold版本,當中貴金屬版只設水晶鏡面。新機芯抵買嗎?
說到抵不抵買,不鏽鋼版Speedmaster Moonwatch Professional Co-Axial Master Chronometer Chronograph 42mm的膠鏡售$52,200、水晶表鏡則售$59,400,籠統的比較,它們比舊版大約提升了1萬元。Sedna金售$289,800、Canopus Gold則售$377,100。
隨著新版推出,雖然品牌未明言舊版會停產,但相信也會逐漸淡出市場。品牌也跟我們說,則宣布推出新版時,除了立刻引來表迷友好們訂購新表,也令舊版水漲船高,現貨統統售光了,要買的話便需要在waiting list耐心等候。
也給大家一點參考價,去年推出的第三代Snoopy Speedmaster 定價$80,100、321機芯鋼版定價$115,100、鋼版Apollo 11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定價$78,800、金版Apollo 11 50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定價$283,400、早一點2018年的CK2998 Limited Edition定價$47,800。
總的來說,除非在二手市場尋覓,否則要踏入登月表門檻,新基準是膠鏡5萬餘、水晶鏡約6萬,換來的是更長氣更防磁更精準的機芯。
01
三月
八個要買Seiko Alpinist復刻的理由
-
作者
douglas sung
Seiko潛水表在精工迷心目中地位崇高,不過從今年開始,情況可能改寫,運動表元祖出山,現在來看倒像日常斯文表,但當年卻是童叟無欺,奠立日本運動表發展的基石,更玄門更正宗。精工為表迷辛苦打拼140年,大家是不是應該送上回報,況且,以下八大原因,都是乖乖貨金的最佳理由。(一)資歷更勝潛水表
論資排輩,即使是日本第一枚潛水表62MAS,也只是1965年才出現,其實Seiko運動表的開山始祖,是1959年的Laurel Alpinist,迄今已有62年歷史。復刻要找江湖地位最重要的,正是這枚Alpinist。
(二)歷來首次復刻
62MAS潛水表成為了數次復刻版的藍本,Alpinist閉關多年,今天才第一次復刻,意義非凡。
(三)登山者正中山系風
Alpinist的意思是登山者,當年品牌以此為目標群。近年山系潮流正盛,山系設計的表,尤其吃香具市場。腕表的3、6、9、12點時標,均為山形圖案,呼應Alpinist的登山者主題。
(四)依然精緻
很多復刻版追求所謂現代尺寸,Alpinist也有改變,但細微得不太著跡,元祖版本直徑為35mm,復刻版酌量改成36.6mm,仍然很有古董表的風貌格局。
(五)手動蛻變自動
Laurel Alpinist採用17石的手上鍊機芯,表盤6:00位置交代了機芯身份;復刻版轉用6L35自動機芯,動力為45小時,添上現代筆觸。
(六)規格更現代
復刻版從細節裡改良,以藍寶石水晶表鏡取代plexiglass膠鏡,4:30增添日曆窗,防水100米。
(七)沿用特色表帶
當年Laurel Alpinist設計出皮革袖口帶,減少手腕汗水與腕表接觸,也阻擋沙塵吹入。現代復刻版同樣以小牛皮帶搭配袖口帶,感覺更原汁原味。
(八)復刻及現代版一開四
精工潛水表復刻版常見的套路,是重塑一枚接近倒模的復刻版,再衍生多枚八、九分像的現化演繹版,Alpinist也不例外,除了限量1,959枚、定價$21,200的SJE085復刻版,還有三枚現代演繹版SPB241、SPB243、SPB245,採用38mm不鏽鋼表殼,內藏6R35自動機芯,售價約五千餘。
表殼:不鏽鋼
尺寸:36.6mm
機芯:6L35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
表帶:小牛皮帶
防水:100米
數量:1,959枚
約售:$21,200
26
二月
Grand Seiko全新Series 9三大看點
-
作者
steve ong
去年Grand Seiko慶祝誕生60周年,大量紀念版空群而出,包括漂亮藍面紀念版、新廠房,還有革命性的新Hi-beat機芯;今年慶祝精工140周年紀念,一樣有不少精采新作,包括有新造型的Series 9,搭載新的9SA5 機芯。這款新機芯去年只出現過兩枚,分別是黃金表SLGH002和藍面鋼表SLGH003,兩枚都是限量版,今回終於出現非限量的常規版SLGH005,配漂亮白面,另外還有最高級的黑面鉑金限量版。
表盤
Grand Seiko一向擅長在表盤施展不同工藝和裝飾,隨便一數就有snowflake雪花面SBGA211、第一代綠面Hi-Beat GMT SBGJ005、孔雀羽毛綠面SBGJ227等等,大部份都是從廠房四周的有自然環璄取經,新系列自然也不例外,鉑金殼的SLGH007,黑面上紋理是模仿樹木的年輪設計,看起來質感豐富,在光線折射會更有立體感。鋼殼白面款SLGH005,紋理就是受製表工房附近的白樺樹林啟發而設計,兩者都緊扣Grand Seiko近年強調的Nature of Time主題。
機芯
新系列搭載的9SA5 Hi-Beat自動機芯是去年Grand Seiko的重頭戲,它跟現役9S85機芯相比最大的突破,是仍能保持36,000次高速振頻和每日誤差+5至-3秒的表現,動力儲備量卻由55小時大增至80小時,為目前動力儲備最長的高頻機芯。背後全靠三項新設計,包括他們自行開發的Dual Impulse雙脈衝擒縱系統,令擒縱輪(escapement wheel)可直接將動力傳送給擺輪,並以MEMS技術製造出形狀細緻又精確的擒縱輪和擒縱叉(pallet fork),雙管齊下減少動力流失;新造型擺輪用free sprung游絲,並由扁平放置改為overcoil設計,令游絲保持高度同心性;將發條鼓系統和傳動齒輪組(gear train)變成水平式連接,令機芯厚度減至5.18mm,比以往更纖薄。機芯夾板的造型有相當多彎曲線條,形態之前更優美,靈感和表盤一樣取自受附近山脈形狀和彎曲河段的線條啟發,夾板邊緣亦改用斜倒角打磨。中央大擺陀中間造了大幅度鏤空,就是為了給大家好好欣賞機芯的細節。今次鉑金紀念版背後的9SA5機芯,跟之前的黃金限量版一樣,表橋的螺絲是藍色,與紅色寶石對比出豐富色調;鋼版採用的9SA5機芯,螺絲則是平常的金屬色,
表殼
正因為機芯造得更纖薄,Grand Seiko順勢設計了這個Series 9新表殼,厚度是11.7mm,比目前的Hi-Beat腕表薄了1.6mm,而表殼直徑則維持在40mm。整個表殼造型驟眼看與Heritage本身的設計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打磨方式略有不同,在表圈和表耳部份用拉絲啞面打磨和拋光打磨交錯編排,令多面立體的線條更突出。表耳的距離輕微拉闊了,配合較薄的表殼,表冠也坐低了少許,戴起來感覺會更貼更穩。配合新表殼,Series 9的指針造得比較寬闊,分針則幼而修長,十多個刻度亦比平常的設計闊大,尤其是12時刻,上面有兩條塗上夜光凹槽,據設計師所說,是希望令閱時更加容易方便。整個Series 9的設計是希望做到既有正裝表的味道,亦能應付平常casual場合。Series 9這個新造型其實在去年銀面黃金表SLGH002和配藍面鋼表SLGH003時已出場,不過兩枚都屬限量版,未有特別為新造型命名,今次非限版SLGH005的出現,才正式確立了Series 9的常規地位。兩枚新款,鉑金版140枚而已,比第一枚黃金版的一百枚略增多,預計今年九月發售,定價約六萬歐元,非限量的鋼殼版則於三月登場,定價約9,500歐元。
23
二月
名人加持 腕表身價飛升多少倍?
-
作者
steve ong
在拍賣市場裡,一枚腕表價值如何,很視乎它的出處(provenance)。即使一枚數萬元的普通型號,如果有名人加持,例如曾是某某的珍藏,身價就能不同凡響,可以飛升一百幾十倍。同表絕對可以不同命。
ROLEX
Ref. 6263 Cosmograph Daytona "Big Red"
產於1980年/不鏽鋼殼/直徑37mm/Cal. 727手上鍊機芯/估價:US$ 1,000,000以上/成交價:US$5,475,000 @ Phillips New York (Dec 2020)説表壇上最出名的名人,著名影星Paul Newman必然是三甲之選。早在2017年由他本尊擁有的Paul Newman Daytona Ref. 6239,已創下1,780萬美元的天價世界紀錄,此表至今仍是全球最貴Rolex腕表。這枚同樣是其私人珍藏的Ref. 6263 "Big Red”近期出拍,未至於破紀錄但成績也超好,成交價5,475,000美元(即約4,200萬港元),是拍賣史上第三枚最高價的Rolex腕表。
此表是1983年妻子送給他的結婚25周年禮物,底蓋刻有充滿愛心的「Drive slowly Joanne」字樣。平時一枚6263 "Big Red”身價約七、八十萬起標,即使有盒有紙兼相當新淨的6263兩年多前曾在Phillips出拍,身價亦「只是」約200萬。Paul Newman的光環非同凡響。
HEUER
Monaco Ref. 1133
產於1969年/不鏽鋼殼/直徑39mm/Cal. 11自動機芯/估價:待詢/成交價:US$2,208,000 @ Phillips New York (Dec 2020)這枚又是明星作,是Steve McQueen私人珍藏的Heuer Monaco,220萬美元,即約1,700萬港元,創下了Heuer Monaco史上最高成交價。參考往績,2015年Phillips日內瓦拍賣會裡同款曾以高價18,750瑞郎成交,狀態幾乎全新的鏈帶款式在2017年日內瓦的Phillips出拍,成交價是42,500瑞郎,這枚有Steve McQueen加持,身價更高很正常,由三數十萬跳升至千多萬,實在厲害。
Steve McQueen在1970年曾戴著這表拍攝電影《Le Mans》。電影完成後,為了感謝電影的首席機械工程師Haig Alltounian令他可安全無恙完成拍攝,於是將腕表贈送給Alltounian,並在表背刻上「To Haig Le Mans 1970」字樣。
ROLEX
Ref. 1675
產於1967年/不鏽鋼殼/直徑39mm/Cal. 1570自動機芯/估價待詢/成交價:US$1,952,000 @Phillips New York (Dec 2019)此表的主人又是重量級人馬:已故《教父》巨星馬龍白蘭度。驟眼它完全不像一般的GMT-Master,沒有標記藍紅圈。原來當年馬龍白蘭度戴著它拍攝1979年上影的《現代啟示錄》期間,劇組人員略嫌它太搶鏡,於是他取走腕表的紅藍圈換成光滑表圈。一般GMT-Master 1675市價十多廿萬港元,即使比較少見的”underline”和"double Swiss"款式,身價也是七、八十萬。這枚成交價達1,500萬港元,名人的光環效應接近100倍,亦順道刷新1675的最高成交紀錄。
馬龍白蘭在女兒畢業時將此表送贈給她,後來女兒再將腕表送給丈夫,直到2019年腕表才於拍賣會上再次曝光。它跟很多具紀念價值的腕表一樣,背後刻有名字,是馬龍白蘭度自己親手刻上的「M Brando」字樣。
ROLEX
Ref. 1803
產於1967年/黃金表殼/直徑36mm/ 1555自動機芯/估價:US$100,000-200,000/成交價:US$1,220,000 @ Phillips New York (Dec 2019)一枚普通的七十年代黃金鏈帶Day-Date 1803,不論黃金色面或銀面,約十萬或十多萬就能入手,這枚身價超過100倍,成交價接近1,000萬港元,全因主人曾是著名高爾夫球冠軍人馬Jack Nicklaus,此表是勞力士1967年贈送給他的。
這是Nicklaus人生第一枚腕表,雖然他亦擁有其他珍藏,但這枚終究是他最愛,幾乎每天為伴,每次在大賽中獲獎舉起獎杯時都會看見其蹤影。同一枚表在50年裡一直在同一名人身上保持高曝光率,世界少見。此表不但有名人加持,款式也較少見,3時與6時刻度比其他刻度闊一點。腕表拍賣所得會捐贈予Nicklaus Children’s Health Care Foundation,相信出價者也樂意追價,令這個952萬創下了史上最貴Day-Date腕表的紀錄。
PANERAI
Ref.5218-201/A
產於1993年/不鏽鋼殼/直徑44mm/6497手上鍊機芯/估價:US$40,000-80,000/成交價:US$214,000 @ Phillips New York (Dec 2020)這枚非常早期的Luminor "Pre-Vendome"是史泰龍在電影《Le Mans》佩戴過,當時Panerai還未聲名大噪,但經史泰龍這一戴後便火速在表壇竄紅。Ref. 5218有兩款設計,209/A約有10或12枚,201/A亦即此拍品產量約677枚。史泰龍將此表保存得不錯,仍配有原裝鯊魚皮帶及Pre-Vendome原裝表扣,他並親自為此表撰寫了一封短信。Ref....
08
二月
Breitling Avenger 綠野遊蹤
-
作者
Sherman Wong
Breitling與航空業淵源甚深,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為飛機製作計時儀錶,現在亦是瑞士航空公司的合作夥伴,品牌旗下的航空領域系列多達三個,包括Aviator 8、Navitimer及Avenger,各自展示了品牌對航空腕表的不同演繹,當中又以Avenger風格最為強悍。Avenger系列於2019年經重新設計,注入時代筆觸,保留碩大剛陽的外貌,兼具時尚色彩,正如今年新作Avenger Automatic GMT 45 Night Mission的黑綠配搭便十分討好。這款全新的Avenger兩地時間腕表屬「Night Mission」款型,擁有特色設計,觀其名字便知於「黑夜」有關。Night Mission腕表皆採用黑色DLC鈦金屬表殼,表盤換上幾何及鋼印體數字時標,新作自然也不例外。腕表直徑達45mm,具300米防水效能。與表殼相襯的黑色單向旋轉表圈造型突出,鐫刻分鐘刻度,4個方位設有凸起的數字標識;表冠刻有坑槽,兩側有護肩保護,這些都是系列一貫標誌特色,既可強調勇猛形象,又可方便轉動表冠及表圈,彰顯其實用性。「Night Mission」GMT 新作採用卡其綠色表盤,配綠色軍用皮革表帶,帶有幾分軍事風采。腕表以經典的GMT模式顯示兩地時區,在內表圈印上24小時刻度,配合橙色指針報出第二時區,大型時標及指針均塗有Super Luminova夜光物料,還有日期窗設於3:00位置,各種功能資訊清晰顯示,在光線微弱的地方也無礙讀時。Avenger Automatic GMT 45 Night Mission內置32型自動機芯,已取得COSC認證,可惜無緣與大眾一見,因為腕表搭配黑色密封底蓋,蓋面刻有「ONE OF 2000」字樣,揭示其限量身分,只會生產2,000枚,僅限於大中華區與東南亞區發售。
想了解系列更多:http://bit.ly/3ayv18t
進行店鋪預約或查詢: https://bit.ly/3fOcZBg表殼:DLC鈦金屬
直徑:45mm
機芯:32自動
功能:時、分、秒、日期、兩地時間
動力儲備:42小時
防水:300米
限量:2,000枚
約售:$34,800
26
一月
LVMH Watch Week 2021:Hublot色彩世界
-
作者
ringo
在網上舉行的LVMH Watch Week 2021,Hublot的CEO Mr. Ricardo Guadalupe帶領我們走進品牌總部及廠房參觀,並表明革新的材質是品牌的核心價值。由材質引發出來的色彩世界,今年Hublot逗我們開開心心的……先克服全透明(Big Bang Unico Sapphire),再挑戰黑色(All Black Sapphire)、紅色(Unico Red Sapphire)、藍色(Unico Blue Sapphire),再到去年的黃色(Big Bang Yellow Sapphire),今年品牌再帶來全球首枚冰橙表殼的Big Bang,它搭戴的是全新自家打造的MHUB603陀飛輪自動機芯。
新機芯首次以藍寶石水晶打造3條搭橋,包括發條鼓桶、自動橋和陀飛輪框架橋板,視覺相當剔透;而透過鏤空機芯,我們先欣賞到6:00位置陀飛輪,跟它相對的是12:00位置的22K白金微形自動擺陀,上面還鏤空了品牌「Hublot」logo,再令觀賞值加分。由於備有陶瓷滾珠及改良了的上鏈系統,令腕表的動存能力提升到72小時。腕表直徑45mm,只限量50枚,約瑞郎160,000。另有限量100枚的Texalium殼版本。Big Bang誕生15年後,去年面世的Big Bang Integral,以全新表殼、表帶一體式結構為大家帶來新鮮感,當時有黑色陶瓷、鈦金屬及King Gold版本。
今年Big Bang迎來三色Integral兄弟,陶瓷色調有白、灰,以及navy blue。Hublot的陶瓷成分,硬度較不鏽鋼高2至3倍,重量則輕30%;這次運用在腕表的42mm表殼、表圈、表帶甚至表背上,只剩下表冠及按制以橡膠製,方便用家調校。
重溫一下,它搭載的是品牌自製第二代Unico機芯HUB1280,是從上一代HUB1242改良而來,備有的4項的專利技術包括震蕩秒針離合器、設有滾珠軸承的計時摩擦系統、具單向齒輪的棘輪固定系統,以及指針裝置微調系統。三色Integral Ceramic 不設限量,各售瑞郎219,000。去年LVMH Watch Week,我們有機會在杜拜親手觸及品牌首枚SAXEM表殼,它由藍寶石氧化鋁跟稀土元素結合而成,出來的綠色效果晶瑩透人。
今年品牌在Big Bang MP-11上,再於材質及色調上發力,帶來Magic Gold及Blue Sapphire變奏。前者由品牌首創且獲得專利,由純金及碳化硼這超硬高科技陶瓷合成,是世上首款具備防刮功能的合成黃金材質,全球限量50枚,約瑞郎85,000。後者的45mm藍色藍寶石表殼同樣限量50枚,約瑞郎125,000。
兩款腕表皆搭載自家HUB9011手上鏈鏤空機芯,在表盤會見到很signature的7個垂直排列的圓柱體發條盒,也在左側清晰地滾軸式顯示共14天的能量儲存。法國藝術家Orlinski擅長以波普藝術元素與繽紛色彩打造藝術品,只要看過他天生狂野、以邊緣、多面和棱角等標誌性元素打造的野生動物,如猩猩、野狼……等多面體雕像,你都會對這位「十大最受歡迎法國藝術家」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的,還有Hublot。2017年,品牌找來Orlinski合作,完美地示範何謂「The Art of Fusion」。最初的男裝表在表殼上注入立體多面棱角設計元素,後來的女裝系列更進駐到表盤裡,今天帶來的,是色調更統一的Classic Fusioin Orlinski 40mm……
一黑一藍。黑或藍色陶瓷遍布整枚腕表,除了表帶及表冠。這裡最吸睛的,當然是充滿視覺衝擊的立體表盤。凹凸不平的表面看似沒規則,但細看又好像亂中有序,沒經過精心編排不可能看得如何舒適。大師功力就是如此。40mm表殼內搭著HUB1100自動上鏈機芯,動力儲存42小時,瑞郎12,900。
26
一月
Zenith Chronomaster 創新章
-
作者
Sherman Wong
Zenith El Primero計時機芯生於1969年,其時搭置於3款計時表之中,最為人熟悉的是A386圓殼款,去年A384復刻登場,推出A3818及Shadow等型號,呈現了過去少見的酒桶殼與色彩造型,餘下的A385亦於今年現身。現在以El Primero計時表為藍本設計的計時表都歸於Chronomaster系列,2021年除了有Chronomaster Revival A385作先鋒外,緊接還有新一代1/10秒計時表——Chronomaster Sport,把高頻計時表帶入運動領域。A384復刻計時表的出現,讓人重新認識Zenith高頻計時表的多面性,而今年A385登場,亦再次打破固有形象,原來,首個「煙燻色」表盤是由Zenith開始的。
新作Chronomaster Revival A385以「逆向工程」技術製作,銳意高度還原1969年的原有設計,不單重現37mm酒桶形外殼,也包括表殼組件,如表冠及圓柱狀計時按鈕;不過,為了保護表盤及提高抗刮能力,新作表鏡以弧形藍寶石水晶製,取代過去所用的阿加力玻璃,另外又改用透明底蓋,讓內裡的El Primero 400型自動機芯呈現人前。腕表沿用當年的啡色漸變表盤設計,由中央的淺啡色向外逐漸變深,至邊緣的深啡色襯托著測速計,營造光暈效果,這深淺色調經精心調配,與當年色調及漸變效果極為相近。另外,Revival A385的表盤帶有砂紋,也添了幾分復古味道,而銀白色副盤及紅色中置計時秒針也與昔日時計同出一轍。秉承復古主題,腕表備有兩款表帶相襯,一是「Ladder」不鏽鋼鏈帶,鏈節內含中空格子,是當年的特色設計,一是淺啡色小牛皮表帶,兩者呈現了不同的懷舊感。(小牛皮表帶款$62,500、鏈帶款$66,500)Zenith現在能成為高頻高精準腕表的代表品牌,不只建基於50多年前研製的El Primero高頻計時機芯,還包括以往推出過的1/10秒及1/100秒計時表,以及18Hz的超高頻Defy Inventor。今年推出近一代1/10秒的計時表Chronomaster Sport,不單有新機芯,還有全新運動風格造型。誠然,這並非Zenith首次推出1/10秒計時表,品牌早在十年前已推出過El Primero Striking 10th Limited Edition,近至2019年亦有Chronomaster 2,然而它們皆非運動類,前者是復刻造型,後者配鏤空表盤,這次則開宗名義是一款「運動表」。Chronomaster Sport借鏡了El Primero A386及Chronomaster De Luca腕表的設計,採用41mm不鏽鋼表殼,襯黑色陶瓷表圈,圈上刻有10秒刻度,有黑、白兩款表盤,皆襯上標誌性的藍色(60秒計時)、碳灰色(60分鐘計時)和淺灰色(小秒)三色副盤,當中計時盤指針連同中軸1/10秒計時指針皆飾有紅線作識別。腕表可選配不鏽鋼鏈帶或橡膠表帶。除了造型有別,機芯亦不同,絕非舊酒新瓶。新作搭置新版El Primero 3600機芯,5Hz擺頻,裝置藍色導柱輪計時系統,60小時動力儲備,擺陀換上鏤空Zenith五角星設計,這可透過藍寶石水晶表底清楚看到。或許規格上看不出差異,但表盤布局卻十分明顯,腕表的日期窗已由6:00移至4:30位置,副盤無需再因遷就日期窗而退至內盤,整個畫面更具氣勢。(橡膠表帶款$74,500、鏈帶款$78,400)
28
十二月
5枚史上最貴勞力士 有甚麼共通點?
-
作者
steve ong
受疫情影響,腕表市場陰霾滿布,但腕表拍賣卻氣氛熱鬧,更創出不少紀錄。長期熱門的勞力士自然有份創出新價,今年全球最貴勞力士排行榜已重新執位。位列天價頭五名的Rolex有相當多共通點,首先絕大部份是Daytona,當中自然以Paul Newman為主;即使不是Daytona,也是今天已成絕響的全曆月相複雜表。這些款式又都是背景顯赫,一度是名人巨星甚至皇族珍藏,數量都是極稀有,不是unique piece,最多也只有兩三枚,要等它們下一次再出現,跟買六合彩差不多,全看彩數。而這5枚全球身價最高的勞力士,無獨有偶都是在Phillips拍賣會上成交。
No. 5
ROLEX Ref. 6263, The Legend
黃金Daytona身價一般都不及鋼殼版,但凡事總有例外,罕有並配備靚表盤的話就能創造奇跡。黃金Paul Newman在拍賣會都算常見,但採用旋入式表冠的黃金6263 Paul Newman則是極稀客,這枚就是現時所知的第三枚,有一塊很迷人的檸檬黃色面,2017年5月在Phillips日內瓦出拍,以大約372萬瑞郎(約2,900萬港元)成交,比最高估價高出一倍,當時一度創造出最貴Daytona的紀錄。
No. 4
ROLEX Ref. 6062 "Bao Dai"
五十年代36mm的6062本身已是Rolex極罕的款式,這枚更是罕中之罕,背景顯赫,是昔日越南末代皇帝Bao Dai的珍藏,在世上現存的三枚黑面配鑽石刻度的6062之中,只有這枚用鑽石標示雙數的小時,勞力士的皇冠標誌亦因此要稍向下移,Rolex Oyster Perpetual三字更被遷至雙窗之下,絕對是只此一枚的設計。同樣在2017年5月在Phillips日內瓦出拍,以連佣5,066,000瑞郎成交(當時約3,950萬港元),刷新了當時史上最貴勞力士表的紀錄。
No. 3
ROLEX Ref. 6263 "Big Red"
排第三位這枚Ref. 6263 "Big Red",成交價5,475,000美元(即約4,200萬港元)的紀錄剛新鮮熱辣在2020年12月Phillips紐約拍賣會上創出。此表大有來頭,是勞力士迷都會認識的Paul Newman的個人珍藏,也是其愛妻於1983年結婚25周年送給他的禮物,底蓋刻有叮囑他小心駕車的「Drive slowly Joanne」字樣。此表是他當年常戴的腕表之一,並出現在不少照片裡。
No. 2
ROLEX Ref. 6265 "The Unicorn"
Ref. 6265 鋼圈款Daytona,一般來說風頭不及黑圈,而這枚亦非Daytona款式,但一樣身價非凡,2018年5月在Phillips日內瓦拍賣會上以5,937,500瑞郎成交(當時約4,750萬港元)。超高價背後來自它的表殼是前所未見的白金,並配了一條來自Oyster Date的白金鏈帶,味道非一般6265所能及。背後主人也非同凡向,是著名勞力士收藏家John Goldberger,幾年前他接受傳媒訪問時這枚絕密珍藏才得以曝光,大家才驚覺Daytona除了鋼殼和黃金殼,原來還製作過白金殼。
No. 1
ROLEX Ref. 6239 Paul Newman's Daytona
排第一位這枚Daytona,應該無人不識。小表盤上有方格刻度的設計為甚麼叫Paul Newman,全因為被他一戴而紅;而這枚Paul Newman正正就是Paul Newman自己擁有的珍藏,是否特別有意思?除了名人效應,此表也是獨一無二,底蓋刻有”Drive Carefully Me”字樣,雖然當年Paul Newman戴著它出現不同場合,但保存狀況仍不錯,原汁原味無經重新打磨,2017年的成交價是震驚表壇的1,780萬美元,即接近1.4億港元,這個史上最貴勞力士的寶座,至今仍坐得非常穩。
23
十二月
Bvlgari Aluminium 延續鋁表經典
-
作者
Sherman Wong
近年看著Bvlgari的Octo新表不斷破紀錄,聲勢浩大,搶盡Bvlgari Bvlgari系列的風頭,今年Bvlgari Bvlgari終於出手,而且聰明地沒有走上與Octo相同的路線,以年輕造型、相宜價錢為賣點,推出新作Bvlgari Aluminium。現在看來,Octo腕表充滿突破,Bvlgari Aluminium則帶復古韻味,因它復刻了1998年的同名腕表;但換個角度看,Bvlgari Aluminium在面世之時也是具前瞻性的時計。物料mix & match在今天是常態,Bvlgari早在20多年前已有此想法,並破格地以鋁表殼配橡膠表圈,營造黑白配色,其時的宣傳力度一點都不弱,腕表廣告曾登上意大利航空747大型噴射客機的機身。2020年再度登場,縱然Bvlgari Aluminium外形上還原度甚高,但沒有半點老態,加上一些與時並進的小改動後,仍然充滿活力。鋁合金表殼增大至40mm,表耳設計隨之更改,搭配黑色橡膠表圈,刻有具代表性的「BVLGARI BVLGARI」字樣,黑白配色表盤,以紅色點綴指針,橡膠表帶沿用元祖做法,加入鋁金屬鏈節,成為腕表特色之一。另外也有看不到的更新,就是物料升級,包括提高了鋁合金的抗磨性,以及改善黑色橡膠表圈的品質,讓腕表在耐用度有所提升。過去腕表內置石英機芯,2020年新版則換上機械機芯,備有兩種功能選擇,一是配B77自動機芯的大三針日曆款,具白色及黑色兩款表盤;一是由B130自動機芯驅動的計時款,採用黑白配的熊貓盤設計。腕表的定價最為吸引,才不過兩三萬元,競爭力十足。除了常規版外,還有Aluminum Tricolore特別版,屬大三針款,換上藍色橡膠表圈及表帶。那是代表意大利的色彩,意味了腕表的相關意念。它是Bvlgari與意大利空軍Aeronautica Militare的聯手創作,而系列首50枚獨家編號腕表所得的收入,將全數捐贈予Aeronautica Militare推行的「Un dono dal cielo」籌款項目,用於支持3家意大利兒童醫院的運作。(大三針款$21,900、計時款$31,600、特別版3,050歐元)
08
十二月
Hublot四十大典
-
作者
douglas sung
想起all black腕表,你會聯想到哪個品牌?綠茵足球場上,哪個品牌曝光率最高?最喜歡fusion,學習別人所長的品牌是甚麼?哪個品牌今年踏入四十歲大壽?
答案只有一個——Hublot。
其實,不用要到四十不惑之年,Hublot才清楚自己的人生路向,反而,他們的目標非常明顯,多方面建立別樹一幟的形象,論鐘表品牌的多元性,Hublot絕對名列前茅。
從1980年開始,品牌已經不囿於傳統,突破性地結合貴金屬表殼和橡膠表帶,在簡約斯文的造型之下,注入剛陽運動血脈。2005年創立的Big Bang,也開前衛之先河,也締造了鮮明的品牌形象,後來的Spirit of Big Bang或Classic Fusion等,也是從這優良因子蛻變而成。其中一款Big Bang的變奏,更加引領起一個重要的潮流:All Black腕表,由2006年起遍地開花,直至如今,黑色Big Bang依然是品牌極具江湖地位的腕表款式。
四十年一門三傑
適逢四十大壽,品牌推出了3款Classic Fusion 40 Years Anniversary腕表,設計清簡,黑色拋光漆面僅留下品牌標記和3:00位置的日曆窗,剔除了所有時標和刻度,彰顯優雅含蓄的氣度。表殼直徑為45mm,貫徹Hublot豪邁奪目的形象,最重要是,三款表殼猶如歸納了Hublot四十年的發展歷程:黃金表殼,見證Hublot以運動型膠帶配搭貴金屬外的別開生面;鈦金屬表殼,呼應Hublot精益求精改良表殼物料的精神,鈦金屬的輕盈耐用特質,應用於運動型腕表簡直是天生一對;陶瓷表殼,追憶起Hublot黑色腕表的光輝歲月,以及把陶瓷發揚光大的豐功偉蹟。腕表搭載HUB1112自動機芯,動力儲備約有42小時,防水100米,各個款式分別限量100枚(黃金)、200枚(鈦金屬)和200枚(陶瓷)。
創新物料
Hublot研發表殼物料不遺餘力,更是少數擁有自家冶家部門的品牌,同樣的18K黃金,出自Hublot之手,就是與別不同;身處陶瓷或藍寶石水晶競賽,Hublot的成績也極標青,色澤眾多,別人只能望其項背。以18K黃金為例,Hublot自家出品的Magic Gold,就是世上第一款防刮的黃金,硬度媲美陶瓷,但仍能保持18K純金的成份。近年興起的藍寶石水晶表殼,Hublot更是表壇內馬首是瞻的人物,黑和白不在話下,黃、紅、藍、綠等顏色也早入籍品牌的透明陣營。
「踏」足綠茵場
放眼表壇,和足球最密不可分的品牌,非Hublot莫屬。品牌自2006年踏「足」球場,現時已跟UEFA和FIFA兩大球壇巨擘合作,在世界盃和歐聯比賽中,Hublot皆無處不在,包括更換球員的顯示牌。球會或球星層面上,Hublot也是盡攬精英,比如球王比利或新一代頂級球星麥巴比,另外祖雲達斯或車路士等頂級球隊,亦是Hublot合作經年的夥伴。
融合大師
此外,品牌奉行藝術融合的哲學,沒有固步自封,反而不斷與不同界別的精英聯手,啟迪腕表創作的新靈感。品牌的合作夥伴極為多元化,有米芝蓮明星級大廚、藝術家、音樂家、以及運動名將等等,全屬響噹噹的名字,例如音樂家郎朗、閃電飛人保特,甚至男鞋界鼎鼎大名的Berluti等。
由即日起,Hublot將於1881 Heritage旗艦店舉辦40周年紀念展,想更了解40周年紀念版腕表,又或品牌表殼物料、足球聯盟,甚至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絕對不容錯過。
40周年紀念展詳情:
地址:香港尖沙咀廣東道2A 1881 Heritage, G16 & 17A 號鋪
日期:即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7時
或者可登入以下網址預約欣賞:https://bit.ly/2L9Ztg7
07
十二月
愛彼解碼
-
作者
ringo
2019年,1月,SIHH前夕。
網上傳出愛彼Audemars Piguet將自1993年Millenary以來、四分一世紀後再推出全新腕表系列。名字夠特別,取名Code 11.59,大家不知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要替Code 11.59解碼,官方新聞稿明言:11.59處於明天的前緣,永遠領先一步。至於Code也有特別意思,分別代表Challenge(挑戰:挑戰製表技藝極限)、Own(擁有:擁有歷史傳承)、Dare(果敢:勇於追隨堅定信念)及Evolve(演進:永不停滯)。
網上傳來新表消息,坊間反應躁動,有人覺得它很「不AP」,也有人認為要成就經典,就要有比別人超卓的見識、有力排眾議的膽量;回想1972年Gerald Genta為品牌設計Royal Oak時,以八角造型鋼殼製造「首款奢華運動表」,外界同樣反應躁動。如果新系列仍然「很AP」,那又怎稱得上新系列?又怎能匹配這個D-Dare?
那年,在SIHH會場初次接觸腕表,感覺有點如沐春風,如只看相片的話絕對是浪費了它……拿上手把腕表多角度細看,會見到表鏡折射出不一樣的光線、透視出不一樣的表盤,這全靠它配置了一塊複雜的雙曲面防反光藍寶石水晶玻璃,此塊特製玻璃呈弧面,但如從6:00位到12:00位側看便會看到呈直線,煞是神奇(相片怎可能解釋得到?)。第二個驚喜位是鏤空了的表耳,一邊焊接於上層超薄表圈,另一端則跟表底保持了頭髮絲般的距離,沒有品牌人員現場說明,相信任何人也會走漏了超細微的設計。然後更妙的,是把視線由圓形表殼向下移,會見到中間包圍著的正是品牌最signature的八角形設計因子,更以拋光及啞面交替打磨增加質感對比。
也不能不提一個超細緻位,表盤上長度約12.5mm的品牌logo也隱藏極致藝術,它是採用24K薄金以一種類似3D printing的化學工藝來製作,每個字母之間僅容得下一條毛髮距離,而且以肉眼難以察覺的纖微鑲爪固定在表盤上。
從品牌一口氣推出了13個款式,可知道他們對Code 11.59的野心勃勃,難怪新系列登場,已有人說它會否全面取代Jules Audemars地位?更要留意的,是除了最基本的三針日期、計時,還包括超複雜的萬年曆、鏤空陀飛輪以及Supersonnerie三問款式,家族成員齊全得驚人!
Code 11.59的成長速度相當嚇人,大約年多時間便陸續推出多款無論在機械工藝上、藝術美學層面上,都教人目瞪口呆的作品,以下篇章將為大家引證幾款顯赫的腕表。
回想起來,太陽每天如常升起下降,時間恒常流轉飛逝,數千年來地球不斷重覆日蝕現象。品牌創辦人之一Jules Louis Audemars多次在瑞士汝拉山谷親眼目睹太陽、地球、月亮並列在一起的日蝕,並從中擷取靈感於1875年在學徒生涯結束時創作了一款複雜功能表……如此求突破、追尋精準及工藝的精神百年如一,一直傳承至今,在愛彼內、在Code 11.59內體現出來。盡顯品牌複雜宗師身分的代表作,這枚「笑臉迎輪」的Code 11.59 Selfwinding Flying Tourbillon Chronograph自謙亞軍,誰敢來爭桂冠稱謂?
腕表先吸引大家視線的,是其鏤通表造型。鏤通表盤近年進化至更高層次,像卡地亞的羅馬字構圖、Roger Dubuis的星形搭橋等,都輕易聚焦市場焦點,愛彼也不甘後人,兩個累計器,加一個陀飛輪,活脫脫就是一台機械人會笑的臉龐。
腕表的重要性是:這屬品牌首度結合飛行陀飛輪和計時的腕表。
大家沒看錯,2020年才是第一次,明明愛彼於1986年開發史上第一枚自動陀飛輪;明明他們在1999年發表的的八大天王系列頭炮Jules Audemars Tradition d'Excellence no1,已首次結合陀飛輪和計時功能;至2003年,又已創製旗下首枚兼具陀飛輪和計時功能的Royal Oak 25977,為何今天還有第一次的冠冕?
因為這不是普通的陀飛輪,而是承襲兩年前Royal Oak Concept所使用的飛行陀飛輪。從正面看,陀飛輪周圍彷彿沒有連接著齒輪,一派mysterious格局,實情奧妙是gear wheels都身處陀飛輪底部,所以才構成懸空的錯覺。陀飛輪上方設有兩個中央部分鏤空的累計器,這是第一重的平衡美;猶如雙眼的累計器,周遭滿目是銀色和黑色的夾板,又是第二重的幾何對稱美。鏤通表夾板可不能偷懶,打磨水平一目了然,這方面愛彼拿得到高分數,錯綜複雜的夾板,百多個位置經過倒角打磨,以前在機芯背後等待別人賞識,如今可說主動出擊顯露身手。
去年Code 11.59系列登場時,推出過鏤通手上鍊陀飛輪(Cal. 2948),亦有自動陀飛輪(Cal. 2950),今年再演變成這枚自動陀飛輪計時,搭載Cal. 2952機芯,22K玫瑰金擺陀經過鍍銠處理,呈現和夾板呼應的色調,動力儲備達65小時。
腕表正面講求對稱,背面如影隨形,由上而下可見縱軸的連繫,分別是發條鼓、上鍊擺陀中軸和陀飛輪後背。品牌的複雜表主管Michael Friedman跟我們在視像會議中強調,Cal. 2952機芯有別一般計時機芯,平常導柱輪和槓桿比較親近,這次參考了同門Royal Oak Concept Lap Timer的模式,彼此有著遙遠的距離,槓桿比平常更長,幾乎從12:00一直連接到6:00位置。
眼前是41mm白金表殼版本,限量50枚,售價為瑞郎240,000,另有同樣50枚、率先在日本開賣的玫瑰金和白金two-tone款式。不是甚麼家庭影院音響組合,一枚幾十毫米方寸的腕表,也能讓大家極盡視聽之娛。
說的是愛彼的Code 11.59 Grande Sonnerie Carillon Supersonnerie。先介紹視覺欣賞,腕表的專屬琺瑯表盤由飲譽瑞士表壇的Anita Porchet及其工作室打造,做法是先將琺瑯釉料於金質表盤上塗上薄薄一層,再放入800oC以上的窯中燒製,不斷重覆又重覆這工序以達到漂亮的透明度、深度及亮度;如何才能漂亮?一切得靠經驗的琺瑯師去駕馭。成就一片大明火琺瑯表盤已經不容易,今次更困難的是加上百年古董手工金片裝飾,這工藝牽涉早已絕跡的古老工具和技術,師傳需謹慎地把金片裁切,貼上金箔並捲曲成形,再嵌入於含釉料的表盤,過程稍一不慎,或經窯燒熔合後出現瑕疵,統統都要報銷。品牌這回首次跟Anita合作,先手製三款表盤,除了眼前這款其餘兩款腕表可選擇tailor made服務。聽覺方面,由498個零件製成的全新2956手上鍊機芯,提供了三問及大、小自鳴敲打功能。三問就是隨時隨地一按報時、刻、分,大自鳴是每15分鐘自動報時報刻,小自鳴則會在整點報時。一般自鳴機芯會以2個音簧敲打高低聲響報刻,高手自鳴如這腕表,則會以3個音簧和音錘敲出高中低三音階連續音報刻。愛彼更勝人一籌的,是結集製表師、技術員、學者和音樂家組成專屬研究團隊,不斷改進表殼結構,把專利音簧安裝在類似共鳴板的全新裝置上以改善傳音效果。最後還添加了超問聲學系統,令腕表能發出如懷表一樣的洪亮樂音。愛彼研發總監Lucas Raggi表示,這枚41mm尺寸的18K白金表殼腕表,花了4年時間才能克服大自鳴與報時技術相結合。腕表約售CHF 725,000。萬年曆,最理想是一萬年不用調校,跟宇宙星宿同樣地接近永恒。但機械始終是機械,不能奢求它跟大自然同步、生生不息;如果一枚腕表可以每122年才需調校一次,也算能陪伴你一生或大半生了吧。
愛你一萬年的愛彼萬年曆腕表,來到Code 11.59系列,就以浩瀚星空為要旨,盡量在表盤呈現無珢星宿時光。砂金石表盤來自黑色氧化銅跟鈷金屬融入於玻璃,使之形成透明光亮的深藍調。要追尋歷史由來,此石名為all'avventura,來自意大利,早於17世紀時在意大利穆拉諾島的玻璃工坊中發現,當時工匠偶然把細微的銅屑跌入冷卻中的熔融玻璃時,竟出現閃亮的顆粒形態,令人聯想到璀璨星座,是為砂金石。把砂金石帶來Code 11.59 Perpetual Calendar的表盤,形成藍黑的色調,在光線反照下會透出不同的光芒;至於跟藍色星宿來個鮮明對比的,是由18K玫瑰金打造的41mm表殼,以及表盤上的時刻及指針。
配備標誌性22K金鏤空擺陀的Cal. 5134自動上鍊機芯,動力儲存40小時,在表面提供多項萬年曆資訊,3:00位置是日期、9:00位置是星期、12:00位置同時顯示月份及閏年,另外還有表圈外環顯示的周曆。至於6:00位置的月相,其月亮攝影圖像由鐳射鐫刻成,每122年108天,才需要由2月29日手動調校至3月1日。其餘日子,用家都不用擔心大小月跳至月頭1號的問題。(約售$585,000)

CHRONOSHOP
搜尋腕表優惠的網站
網站為你搜羅了各大小表舖 的獨家專享優惠。
New Watch
最新好表
Highlight Watch
好表推介
Patek Philippe
Sky Moon Tourbillon
Ref. 6002G
Articles
精選文章
22
十二月
Feature Report
專題報導


芯度專題
2019年「揀搜好表」
$1萬以下抵買大結集!
大家都會認為一枚質素好、牌子響、功能強、賣相靚的機械腕表,價格不會便宜到那裡去。3萬是入門、5萬好一點點、10萬可買殿堂品牌入門表、20萬以上稱得上鐘表擁躉、100萬以上是富豪級了⋯⋯那麼,1萬元呢?1萬元能否買到又靚又抵的瑞士或日本名牌腕表?
